外媒分析指出,尽管每个大都市的房地产市场都有自己独特的下跌特点,但整体而言,仍有几个共同点:借贷成本上升、货币政策收紧、政府监管力度加大以及股市动荡。另外,中国买家需求下降也是原因之一。
事实上,自2018年8月以来,香港房价已经连续13周走跌,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长连跌记录。
住宅成交量方面,香港12月住宅销售量大减至2060套,去年同期为5337套,同比下降61%,较11月环比也出现21%的大幅下跌。
全球房产投资管理公司仲量联行资本市场高级总监Henry Mok表示,香港房价的这种转变可以用大陆经济放缓来解释,加之外部贸易摩擦升级,政府已经采取措施限制资本外流的措施,这反过来也增加了开发商在海外投资的难度。
市场人士认为,新加坡房价走跌主要是因为当地政府实施了楼市降温政策。为抑制房价,2018年7月5日,新加坡将额外买家印花税上调5到15个百分点,并收紧贷款限额。
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,全球各大央行实施了长达近十年的货币宽松政策,导致大量资金涌入新加坡楼市。外资和外国人的涌入,推动了新加坡房价大幅飙升,一跃成为亚洲房价第二高的城市。
澳大利亚地产分析机构CoreLogic上周发布的数据显示,2018年悉尼房价下跌了8.9%,与2017年的峰值相比,跌幅更是达到11.1%,房地产市场处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疲软的状态。
分析机构CoreLogic的研究主管Tim Lawless 表示,2018年的情况说明,房价下跌不再局限于悉尼这样的大都市,而是全国性的。可以预计的是,信贷收紧将继续影响2019年的楼市,疲软的消费者情绪将打压住房需求。
从2017年底开始,澳大利亚政府对银行业展开大清查,各大银行先后收紧信贷条件,并对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审查,除了核实收入部分外,还严审他们的支出情况。
此外,利率上升也是澳大利亚房价下跌的原因之一。当前,澳洲联储仍维持基准利率1.5%不变,这是50年以来的记录低点。不过市场普遍认为,如果通胀展望仍然向好,澳洲联储下一步动作将会加息。而加息一旦落地,对楼市来说是个利空消息。
精彩早知道